同學反思:永續水產工作坊

2021-22 上學期 Term 1

朱祖賢

社會科學院 / 一年級

 

在我記憶中,流浮山從一開始就是與泥灘和蠔緊緊連在一起。年少的我視這如旭日東升般的常識,流浮山岸邊就是泥灘,泥灘就是蠔田,理應如此。但這工作坊告訴我泥灘早已不只是蠔田,也告訴我流浮山可能有一日再也沒有蠔。

走在泥灘上,我似乎回到兒時在灘上亂跑玩耍的時光。只是這次,我行得遠比以前小心,因為我意識到在泥灘上的不只有人和一堆空蠔殼。每一次導賞員介紹泥灘上的動物,都似在提醒我這片泥灘不只是荒廢蠔田,更是牠們的家園。我們的一舉一動,於牠們而言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希望自己能帶去好的變化和影響,所以我很高興這次活動不僅僅停留在介紹這片土地和動物上,更給機會讓我們以修復蠔礁的方式,親自去為在灘上居住的動物建設一個更美好,可持續的家。每一根水泥柱,都似乎承擔了我們對這海岸未來的期許;每一滴汗水,都會化成明日自然海岸線的一部分。

流浮山的海岸似是勉強保住了,那麼它的蠔業也保得住嗎?我聽到的,是從業人員年齡漸老,收入微薄,食客亦不對本土蠔抱有希望。聽畢,實不知這水產又當如何永續下去,只怕是要被當成不適者,自然淘汰。沒有了本土蠔業,流浮山就失去了它的傳統,海岸環境再好再多元,都如昔日的回憶相距甚遠。再聽下去,出現了近日熱門的發展計劃。到頭來,也許眾人所做的一切偉大事業都是一場空,甚麼都續不下去。

我很喜歡這活動名字,「永續水產工作坊」,因為它帶來了流浮山海岸環境和蠔業仍能堅持、永續下去的曙光。可是,如今在眼前的卻更像是暗淡燭光。昔日蠔業蓬勃得有如驕陽似火,如今就只剩下白泥的斜陽餘暉,美麗卻傷感。站在后海灣畔,我慶幸能在它謝幕前得見其一點光輝歲月的殘影。至於環境保育,也許在都市化的摧殘下也已變得岌岌可危。若在十年後重遊此地,我實在不知仍能見到甚麼。

 

Lai Kei Hei

Biomedical Sciences / Year 1

 

The field trip to Pak Nai is a rewarding experience for me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reflect on conservation work in Hong Ko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rip, we are first introduc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habitat. Mudflats at Pak Nai are home to a wide variety of organisms such as horseshoe crabs, oysters and Kandelia obovata. Due to their unique features, each of them plays a role in the ecosystem. Take oysters as an example, since water is passed through their gills when obtaining food, they act as filters to improve water quality. While Kandelia obovate withstand tides and floods, protecting other organisms from damage. I was amaz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rganisms in the web of life. Afterwards, we began reconfiguration of the abandoned oyster farm in Pak Nai. We worked in teams to help relocate oysters that adhere to steels embedded in mudflats to the sea, rebuilding a more natural oyster reef, enhancing biodiversity. Although our work could not significantly repair the abandoned oyster farm at the moment, I believe that many a little makes a mickle.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takes time and requires collective effort. As students, apart from participating in more related activities, we should also rais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to the public. During our repairing work, a lot of plastic waste which is likely to be left by visitors is observed in the area. Besides, from the sharing of staff from the Nature Conservancy and people working in the oyster industry, I learn that current government policies are insufficient to support a sustainable oyster industry. More research work has to be done to construct a large database for oyster conservation. The industry also lacks human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to sustain. Therefore, sustaining the oyster industry remains a challenging topic in Hong Kong. I think the field trip is a great starting point for us to rethink oyster conservation and the oyster industry.

 

李騫語

護理學 / 一年級

 

只是短短數小時的永續水產工作坊,卻讓我親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體會到蠔民的辛酸,也對環境保育有了另一番理解。

泥灘上,眼前一大片綠油油的紅樹林,大米草隨風輕輕搖動,鬱鬱蔥蔥。身後不時又有小蟹匆匆走過,慌張的找個洞躲起來,生怕被我們這些入侵者襲擊似的。水窪裏泛起陣陣漣漪,定神一看,原來是馬蹄蟹,趁著沒人注意正悄悄逃走。這一切都是如此的生機勃勃,萬物融洽的生活著,一同分享這個生境,竟是如此的美。

往更遠處走去,每一步變得愈見艱難,泥灘上的足印由淺淺的窪變成深至及膝的坑洞;思及蠔民常要如此走在泥灘上,我切身體會到他們的疲勞、辛酸——我們總在餐館大快朵頤、抱怨生蠔不夠新鮮,又何曾想過背後這些蠔民的辛勞?

光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泥灘,就有不少棄置口罩、紙巾等垃圾,還有數以百計的棄置蠔礁,處處可見人類活動的痕跡。人類活動對自然造成的破壞,卻是遠遠多於我們眼前所見的。作為人類,這一切破壞的始作俑者,又能如何挽救?再過數十、數百年,仍能看見大自然的美嗎?

 

2020-21 下學期 Term 2

張善晴

食品及營養科學 / 一年級

 

我一直認為,萬事萬物之間有無數人們已知、未知的聯繫,沒有甚麼東西可以獨立存在。參加永續水產工作坊前,我閱讀了解讀《心經》的作品《般若之心》,當中互即互入的概念,意外發現它與我的想法頗為接近——眾生其實相互依存,事物存在是因為其他使其存在的事物存在,例如《般若之心》中提到一張紙沒有陽光,沒有雲雨,沒有伐木工人等便不會存在。我進而思考,人們的存在以至一舉一動,會否是導致其他事物存在、消失等結果的一環?參加工作坊時,我一邊從泥灘中摸出蠔殼、破損的水泥柱和垃圾一邊思考自己的行為可能引致的結果:破損的水泥柱會阻礙泥中生物前行,移除水泥柱可以令牠們的活動空間不受水泥柱阻擋。然而,我笨拙地踩在泥灘上時可能已葬送了不少泥濘中的原住民,例如馬蹄蟹,牠們的幼體即使披着帶刺的甲殼,被幾十公斤的重物壓在身上只怕亦會命喪當場。而泥灘一帶的垃圾除了由人製造外不作他想。那麼,我們的存在對泥灘上的生靈而言,是清理牠們家園的好心人,還是破壞牠們居處的罪魁禍首?

我回到泥灘與沙灘的交界時恰巧發現了埋在泥濘中的粗布,我想要拔起它時發現它紋風不動,莫名地與它較起勁來。我執拗地徒手挖開附近的泥沙,甚至請了兩名參加者幫忙,粗布依然深陷泥中,反而是沿著布料掏出泥沙的我掏出了一隻比我的掌心小一大圈的馬蹄蟹。牠的尾部向內屈折,似是要保護甲殼下的腹部。但是,發現馬蹄蟹的意外之喜很快被內疚感淹沒。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捧着馬蹄蟹向我們介紹牠的習性,我才知道牠尚未長成,尾部向內屈折是因為牠需要使鰓部保持濕潤才能呼吸氧氣。我意識到自己所做的是把一個在自然中生活的生靈強行帶離牠的家園,是我令牠面對本不需要面對的難題(鰓部乾燥以至無法呼吸),卻還為自己發現了牠而沾沾自喜,完全不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對手中的生命可能造成的危害。我想,人和自然互相影響、互相依存,我對自然的無知可能會傷害到自然中的生靈,最後影響到依存於自然萬物的自己。我衷心希望自己可以透過所學了解人事物之間的聯繫,以及不同行為或會導致的結果,找到令自己與周遭和諧共處的方式。

 

鍾成浩

地理與資源管理學 / 二年級

 

這次蠔礁修復的體驗,讓我更加了解「蠔」這種生物的演化歷史。平時我在餐廳吃生蠔的時候都沒有想過牠是如何繁衍生息的。同時,泥灘的生態多樣性也讓我大開眼界。短短的一個小時內,我們看見了馬蹄蟹、彈塗魚和螃蟹等不同生物。此外,我亦更了解本地養蠔業面對的問題和挑戰,以及現時保育的問題。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后海灣的水質較差,但在工作坊傾談的過程中才得知近年水質問題已經大大改善。而政府和香港大學都有定期檢查水質和蠔隻體內重金屬的含量,讓我對進食本地蠔的信心增添了不少。

我通常都會在新年的時候吃本地蠔。家人都會買流浮山出產的黃金蠔作團年飯的菜式。我認為支持本地耕作與水產能夠幫助我們建設一個更公平的社會。在超市買食材的時候,我們對於食材的價值往往局限於人為所建構的市場價格,卻忽略了食物的種植和生產的方式是否存在著剝削和不公。而咖啡豆為例,咖啡的售價和農民實際收入不成正比,農民的生計和工作環境的安全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因此,本地的耕作與水產能在主流的消費市場外,提供另一種選擇給我們。儘管本地生產的食物價格上相對比較貴,但是在食物的生產的過程中卻能為社區創造經濟價值,更讓我們可以食得安心。

我現時在建築學院天台上與朋友們一齊租借了一塊農田耕作。我們種植了西蘭花、青瓜和豆苗等不同種類的作物。農耕的體驗讓我反思我們與大自然的關係——我們生活在自然當中,大自然給予我們許多寶貴的資源,我們卻取之無道,對大自然造成不少破壞。農耕的經歷不僅讓我更加珍惜食物,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時喚起我對本地耕作的興趣,身體力行去支持本地農業的發展。

 

LAW Kar Yau

Psychology / Year 1

 

The Sustainable Aquaculture experimental learning activity was simple but meaningful at the same time. First to mention is that walking on the mudflat, feeling the texture of stones by our soles, enjoying the sun and wind at the venue were all very relaxing to me. At first, I was not aware of what I was stepping on the mudflat. But then the tour guide introduced us the endangered species of “crab”, I started to walk softly to prevent hurting the treasurable organisms. During the activity of repairing oyster reef, our group have put too many pillars into the basket at first. The heaviness I felt when our group moved the basket near the seashore have reminded me of how the people in the old times worked hard for their job. On the other hand, the activity also reminded me that there are actually a lot of things we can do to help the nature and the ocean. Although the transportation of this activity has took me quite a long time, it is a good initiative for me to get out of the daily metropolis life to meet the nature after a long time. It is also a good experience to do something by action, not only verbally, to do good to the nature.

 

李美清

建築學 / 一年級

 

隨著時代的不同,香港逐漸轉化為發展第三產業經濟,以金融活動為主。現在鮮有機會在香港見到第一產業的活動。今次去下白泥參觀一個曾經的養蠔地點,確是一個難得的經驗。

我本以為會去一個仍在使用中的養蠔場,沒想過是去一個現在沒有蠔民使用的泥灘。那裏的風景很美,如果沒人告訴我他原本是一個養蠔場,我會覺得他是一個普通的觀光景點。踩在泥灘上的時候,我的腳步到時小心翼翼的。因為我看到泥灘上有很多個小洞,導賞人員說這是招潮蟹、彈塗魚等這裡的生物的家。我不禁想:我們在其上行走,不就是在踐踏別人的家嗎?

在把散落的水泥石柱撿起再重新堆放成一個小山丘的時候,我不斷在思考,雖然導賞人員說此舉能幫助這裏的生物行走得更順暢,但望著我撿起蠔殼或水泥石柱時到處逃竄的小生物,我總是忍不住懷疑我做得對不對。假如我是居住在這片泥灘上的一隻招潮蟹,我會感謝這些以幫助我們改善居住環境為由,肆意踐踏、改變我們的家園的人嗎?

也許人的本意並非如此,但值得反思的是:人是否偶爾也會有點太自以為是了?

 

林祉欣

食品及營養科學 / 二年級

 

經過半日的實地考察,令我更能體驗到原來在那些退潮後的泥地,是很難走的。特別是要拿着裝滿了蠔殼和水泥樁的竹籃,軟軟的泥地,當拿着沉重的竹籃,因為雙腳每步也會陷入泥中,所以每步要用額外的力氣把腳從泥中拿出來,以這樣方式走路,並不是容易的事。再加上這工作,要根據退潮的時間才可以完成,是受到天氣的限制。而且養蠔需時很長,那天我們見到比硬幣大一點的大細,是已經養了一年的,可想而知,現在大市面上買到的蠔的大細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所以昔日做蠔民,自己完成整個過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隨著社會發展,根據影片中,現今這個捕蠔的過程也進行了分工,並用更多工具。這可以體現的《國富論》中的分工所得到的好處。首先每人擅長的東西不同,而人人也有自愛心理,所以人們會互相約定,用自己擅長製造而有剩的產品,交換別人有剩而自己需要的產品。所以可以用購買的方法,買工具,如出海的船,蠔排的支架,這樣蠔民就可以更方便採蠔。另外,把就會把養殖過程分工,例如有公司專門繁殖蠔苗,並把他賣給專門把蠔苗養到大一點的公司,在分到一些把蠔養到更大的公司,從而令人們只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可以更有效率完成,最後令產量提升。

另外,我也體會到佛家所說的世事萬物也互即互入,就算人類和蠔也是有關聯的,蠔的存在是因為非蠔的因素組成,而人類就是其中一個非蠔的因素,反之亦然。因此蠔會影響人類生活,如果我們想繼續有蠔的繁殖,就要與自然共生。我們的活動會影響好多生長。蠔是靠過濾水中的浮游生物來維持生命。如果我們人類活動破壞了海洋,例如把工業的廢水,不經過濾就排入大海,蠔就會在進食過程中,過濾水的時候,吃了不少化學物質,有可能影響牠的生命。而如果蠔不再生存,人不但少了一種食物,整個生態系統也會受影響。由於蠔是有過濾海水的作用,如果沒有蠔,海水就會變得渾濁,水質會變差,不利海洋生物生長,這會令漁獲變少,漁民收入減少,影響人類生活。從此可見,蠔與人類也不是獨立存在,而是互即互入的存在。因此,在人類經濟活動時,如果只重視經濟,認為環境不重要而忽視環境保護,最後也是會影響人們的經濟。

 

文銘琛

理學院 / 一年級

 

在蠔礁前對話

聽聞是次永續水產的活動在各位導師眼中比較與「與自然對話」的文本內容有關。我不否認。

就在白泥的泥灘對岸,過了白色大橋就是深圳蛇口的貨運碼頭和商業中心區。逆着東江向上游就是更多大灣區的城市和工業重鎮。廣州、順德、東莞等都在大條河流上排放大量重金屬廢水和城市污水;位於東江河口的白泥早就充斥着黑中帶啡黃色的水。這正正是文本《寂靜的春天》提到的人類的生產過程總會不同程度上破壞自然環境的平衡。我只在泥灘逗留了半個時辰左右,不如我訪問一下當地的居民——馬蹄蟹有甚麼想補充?

「大家好!我就是白泥泥灘的原居民之一,馬蹄蟹。不過其實我正名是叫作中國鱟。在我說說我住的地方有過甚麼改變前,不如先介紹一下自己。和我另一個同樣可以在香港發現的近親圓尾鱟放在一起仔細比較一下,就會發現我的尾和他們好不一樣。把圓尾鱟的尾巴垂直切開當然會見到一個圓形;但是我的卻天生就是呈三角形。雖然我都無法說清楚三角形和圓形尾巴的鱟如何更有優勢地在東洋海域生存,但是我和圓尾鱟的祖先就是成功在這裡戰勝大自然環境和上位掠食者的挑戰,並在這裡落地生根,我就因此有幸成為白泥原居民的一份子。」

的確,在我的理解中達爾文在《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中都有提過類似適者生存的概念。從前物種都會在以千年計算的時光中演化出不同的的身體結構上的差別,然而當中卻只有最能適應當地生態系統和環境的物種能帶着這些變化和相關的基因序,繁殖出有着該特徵的後代。想必中國鱟先生你的祖先都歷盡艱辛才可以勝過這裡的生態,真是好厲害!

「是的!不過現在的我或許比他們更厲害。數十年來即使這個泥灘遭受嚴重污染,水質又持續惡化,我都可以在這裡生活了這麼長的時間,又可以養育出自己的下一代,有時我都有點敬佩我的求生能力和這具身軀!」

「中國鱟先生,難道你未曾想過要對抗與生俱來的命運,做個中國鱟之中的英雄嗎?」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Oedipus the King”)的作家索福克勒斯(Sophocles)不知何時站在我們身旁聽着我們的對話。

「我有讀過先生的著作,實在是引人深省。我記得故事中伊底帕斯好像就是在城外答對了食人怪獸的謎語——答案是人類。我的解讀是,當時的伊底帕斯是人,他被所謂的弒父聚母的命運所枷鎖着,他亦因此知道謎語的答案,以及入城成為國王,他的悲劇本來都可以阻止。先生似乎是在暗諷因為他是人,「知曉命運的存在」,他才可以幸運地不被食人獸所吃,但又不幸地走向命運的安排,完成了悲劇和預言。」

「因此,小鱟我認為只有人才知曉命運的存在,亦只有人會刻意去想如何戰勝命運。我只是一隻鱟,並沒有足夠的智慧意識到命運的存在,更遑論我一隻鱟有能力戰勝我的命運,克服我所居住的惡劣環境——我眼前的污水和深埋在泥灘下的尼龍袋。我有的能力就只是以人眼無法體驗的速度使我這物種演化出全新的合適的身體特徵。另一方面,屆時大自然改變了我的身體結構,我的演化又不知會否倒過來影響到大自然呢?」

「沒錯,萬物都是互相影響互相造就對方的出現。你我互即互入,如果所謂的命運使你感到受到束縛,並矢志對抗命運,戰勝命運,那你又是否已經以你的行動造就了你命運的降臨?我倒建議你不如看破塵世,理解到萬物都只是因緣而生而滅,從六道輪迴中解脫,便不會再受你口中的命運所束縛着。」就連觀世音菩薩都參與我們的對話。

「我就認為索福克勒斯先生的看法頗有趣。你的時代推崇人們對抗命運,擺脫命運安排下的種種苦難,想必只是想活得自由逍遙吧!我看你不如放下凡人對命運的負面描述吧。在我的思想中,生命的誕生和死亡,都只是氣聚和氣散。萬物都是起於混然大道之氣,有着無窮之變,但都只是同一物。因此所謂的命運都可以有好有壞,因為命中所遇到的幸福和絕望都只是一時,無須太過介懷於命中注定的悲劇;學習齊物我的道理,就不再執着,不會逃避命運,而是讓自己游於萬事萬物的無窮無盡的好壞變化,就有助你追求到絕對的自由自在。」莊子的看法不無道理。

我就覺得對於中國鱟先生,與其思考來自歐亞兩地的甚麼思想能有助他脫離辛難,不如先把他放回泥灘上,畢竟他是屬於白泥的自然生態而不是任何思想家的弟子。我相信於他而言,可以在泥灘上漫步,不被外人打擾,已經足夠自由了。

於是在我在某蠔礁上放多一條已廢棄的水泥椿柱後,就快步離開白泥泥灘,還馬蹄蟹和蠔礁們一個自由。

 

SO Wai Hin

Nursing / Year 1

 

The Pak Nai Field trip has been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for me, especially during the rampage of COVID-19. Pak Nai has a very unique terrain where many life forms arise and coexist, for instance, horseshoe crab, mangrove, oyster and so on. I was today years old when I realized the greatness of nature and how humans benefit from organisms and nature.

It may be the act and masterpiece of God. Accompanied and lectured by the organizer, I was shocked by the concept of the web of life. Taking oysters as an example. Oyster plays a vital role in cleansing the surrounding water by eating microorganisms and impurities like dirt. What results from this oyster’s feeding habit is the provision of a conducive environment for the survival of sea life. Apart from its cleansing ability, oyster itself, rigid and immotile, provides shelter and reinforces the seashore for them. This example is just a small part of nature. How can one not admire the interaction of lifeforms, the web of life?

Always deemed themselves as “supreme creature”, humans are no exception. We, in fact, and many of the technologies that we are proud of, are largely affected and inspired by nature. Many outsiders of the medical industry may have credited the progression of medicine solely to scientists and doctors. However, the blood of horseshoe crab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hat it helps to test the safety of vaccines and currently they play their part in COVID vaccine development. They have saved and will continue to ensure our health and safety. Man and nature are inseparable after all.

Frankly, I feel honored and lucky to be ab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field trip which has offered me an awesome experience to get a closer look at nature. The trip has reminded me that as part of nature, mankind should take up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where we get benefits so that the web of life can remain stable and undisrupted. Otherwise, we are the ones who will suffer from our own misbehave.

 

袁穎恩

計量金融學 / 一年級

 

在4 月 10 日的黃昏,我前往了流浮山白泥參與永續水產活動。這是我在大學生涯中,第一次參與的面對面的活動,而這個活動帶給我的感悟是尤其獨特和難忘。

我從未參與類似接觸大自然的活動,因此對此次活動充滿期待。當我踏入白泥時,腳板便陷下去了,泥的温度涼涼的,觸感也軟糯糯的,十分舒適。

待解說員講解後,我便與伙伴一起進行拔除水泥柱的工作。泥灘上散落着許多黝黑結實的水泥柱,而大部分水泥柱也完整地陷入泥灘中,只露了一角在泥面上,當拔出時,才發現那根水泥柱是多麼巨大的,霸佔了許多生物的生存空間。我更撿到一些玻璃瓶或垃圾,這些散落在泥灘上的水泥柱嚴重影響泥灘生態環境。

之後,我逐漸看到許多小生物,有害羞得挖土,躲進泥沙中的小蝦、小巧靈活的蟹,也有去世了的水母攤在泥灘上長眠。這些渺小的生物在這個平凡但舒適的泥灘裏,頑強地生存着。若是沒有人類的干涉,牠們也許能活得更自由,而這個棲息地也會十分繁榮。

然而,人類的生產活動卻侵犯了生物的棲息地,破壞自然環境。水泥柱以往用於培養蠔苗,但現在,已經沒有蠔民會使用水泥柱養殖㠙,棄置的水泥柱沉侵在泥灘中。而即將在香港消失的馬蹄蟹也因此受到極大的影響。環境污染令馬蹄蟹的繁殖率下降,馬蹄蟹難以在泥灘上生存,導致其數量逐漸滅少。

馬蹄蟹歷史悠久,已經存在了四億多年歷史,這個物種見証着地球自然環境的改變,即使在自然災難下,也一直生生不息地繁殖和生存,但卻因人類,而有消失的跡象。作為地球的一員,我們理應負起自己的責任,維護各種生物的生存權利。

這次活動,我雖然只出了很少的力量,但我為自己能幫助馬蹄蟹而感到喜悦,也希望各種生物也能在地球上與人類共存,見証世界的美好。